時,忉利天作是說言:「若使世間有八佛出者,當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時,忉利天言:「且置八佛,正使七佛、六佛,乃至二佛出世者,亦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何況八佛?」時,釋提桓因告忉利天言:「我從佛聞,親從佛受,欲使一時二佛出世,無有是處。但使如來久存於世,多所慈愍,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則大增益諸天,減損阿須倫眾。」1
多能見經中有類似提法。佛說:「一國土中二轉輪王。一世界中二佛出世。無有是處。」2文殊師利菩薩又稱:「或欲見佛身。二尊不並立。此界現受教。我剎見佛身。」3 但為何這樣?為何一時衹有一佛出世?為何如來不久存於世?若一時多佛出世,若「如來久存於世」,難道不會「多所慈愍,多所饒益?」
且看我們的世界裡將來要下降成佛的彌勒菩薩的最有力的申明:「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如來俱時出世。」他更給出了解釋:
菩薩長夜起如是願隨令增長。我當獨一於無導首諸世界中。為作導首。調伏有情令脫眾苦令般涅槃。如是長夜所起大願隨令增長。攝受正行得成滿故。無二如來於一世界俱時出現。
如此,菩薩們作為導首使有情眾生脫苦的大願讓一世界一時間衹會有一佛出現。何況一佛就能利益一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實在沒有二佛並立的必要:
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
而菩薩們所以有上面所說的大願,也真是在為眾生著想:
一如來於一佛土出現於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間唯一如來更無第二。若於此土化事已訖。或往餘方或入滅度。我等何從當修梵行。我等何從當聞正法。如是思已發起深厚欲勤精進。速修梵行速聞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於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4
「一佛土一佛出世」,這少有的如來讓世間人更珍惜正法,更勇猛精進地修行。如果「一佛土多佛出世」,眾生就不會那樣重視正法,也不會那樣勤加修行了。
得到了彌勒菩薩指導的無著菩薩在《攝大乘論》中也談及「一界中無二」,但他和世親菩薩更多地在討論「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當然,此諸佛絕非處於「一時一世界中。」正如「二輪王不同出世」一樣。稍後,無著菩薩又講到了為何諸佛示現的色身不會恆常地存於人間:
由六因故,諸佛世尊所現化身非畢竟住: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脫故;二、為令捨離不樂涅槃,為求如來常住身故;三、為令捨離輕毀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四、為令於佛深生渴仰,恐數見者生厭怠故;五、令於自身發勤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六、為諸有情極速成熟,令自精進不捨軛故。5
這裡說得簡明易懂,我們就依世親菩薩的辦法不再作贅述了。6
本文作者系太平真君,原标题为《無有一時二佛出世 如來亦不久存於世》
-
佛陀耶舍、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5。 ↩
-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34。說釋迦牟尼佛的此類說法,也可見,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卷11;法賢譯:《佛說四品法門經》。 ↩
-
竺佛念譯:《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7。 ↩
-
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38。 ↩
-
無著菩薩造,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下。 ↩
-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攝大乘論》卷10。二書又有真諦譯本可對照,他的《攝大乘論釋》中會解釋得更詳細。無著菩薩造,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下;世親菩薩釋,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5。另,無性菩薩亦曾作註釋。無性菩薩造,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卷10。此外,龍樹、堅意亦有解說,見,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9、24;堅意菩薩造,道泰等譯:《入大乘論》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