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见的流行文化产品中,僧人们不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他们永远都在谈空,永远都是一样一样的般若。有时甚至连早先还会呈现些密教形象的唯识学大师玄奘也不能免俗,实在叫人难过。而天之佛楼至韦驮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这真是个少见的和尚呢。从编剧来的消息能看出,他是有意这么做的:
大家认可禅宗六祖慧能,却也不会认为神秀不是高僧,所谓「南能北秀」不过法门殊异,亦各有追随者,楼至韦驮的观念,就与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大抵相合,只是比「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更为激进执着。在过往的佛门高人群相,已出现太多慧能,让我不禁思考,莫非只有慧能之禅才是方便法门?也许,该试着以神秀的角度去历经磨难,于是我便说服了自己,依照董事长的构想,让楼至韦驮跳脱以往大家所认可的高僧模式,演绎出另一种佛门高人形象,站定绝对正义的立场,却也有着令人非议的手段。
好抱歉,引文太长。
当惠能据《金刚经》大倡般若空观时,神秀则恪守禅宗原旨,遵从宋译《楞伽经》吟了偈子。而《楞伽经》是一种带如来藏思想的唯识学经典。编剧既然这般设想,于剧集果然能看到天之佛如此演绎:色身非男非女的天之佛出自四禅天(远比一页书代表的大梵天优胜,大梵天是初禅天之主),这正是化用了唐译、魏译《楞伽经》中得见的天上成佛的讲法,禅天九定里「无云诸相」、「福生归往」、「广果殊胜向尘寰」几招也是明证;天之佛杀人不少,但都是依弥勒菩萨倡导的「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来的,「一切处唯有识」的风采真是迷人;天之佛示现涅槃之后有胎藏五封莲,这更是很明显的。这些可见青冥远最近的数条微博 ,本文亦是和青冥远讨论来的。
可细看天佛五相,则会疑惑,如此讲空的架势是要忘了原意么?天佛五相皆是据《大智度论》来的:痴从因缘生,无自相,毕竟空,故招提僧以因缘法对治痴,更用空刀点化帝如来;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故慧宁师以喜舍念对治贪;修行忍辱,恼害不瞋,故欲明王以忍辱观对治瞋,还有咒语径称「地水火風·四大皆空」;憍慢在心中,则覆没功德,故砗磲佛母以内省思对治慢;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故恒沙普贤以具信愿对治疑。猛然一看,若真就这样了,那编剧岂不是变了初衷,岂不是又堕入了般若空观形象的俗套。但安静想想,就能了解编剧毕竟没有改变心意。
依《解深密经》即知,释迦佛曾三转法轮:他先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讲《阿含》,可这是未了义;再以隐秘相为发趣修大乘者转正法轮,讲《般若》中观,这仍是未了义;最后以显了相为发趣一切乘者转正法轮,讲唯识学,这就是无上无容的真了义了。如此,楼至韦驮变化天佛五相并不是编剧忘了初衷。当五相消失之后,天之佛也不再谈空了,他问心无愧,不言退路地「证己心大道」。蕴果谛魂关于「初心仍在」的担忧实在是多虑了:即使楼至韦驮双手沾满血腥,他的初心仍未改变,毕竟惨状也只是方便示现而已(见青冥远的微博)。回顾天之佛展出的一番历练。虽然他总是置身修罗场,从来不曾登坛说法,亦不见他初转法轮时究竟是怎样光景。但看天之佛为霹雳世界中的愚昧众生先示现五相,再鲜血淋漓地示现涅槃、莲花,这般两转法轮在末世里纵不能利益有情太多,也是足矣。
本文作者系太平真君